首页>古诗词库>

郡治楼望黄山

作者:韦绶   朝代:

郡斋北望春光好,平楚无云秋望宽。

清气爽时尘外见,碧烟飞处静中看。

争高千仞山皆让,并秀三峯色也寒。

莫怪寓名同岳号,暂图瞻眺近长安。

(见康熙十八年闵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书刻于干隆间。

)(〖1〗诗后原附按语:「汪晋谷云:唐有两韦绶,一德宗朝翰林学士,一穆宗朝吏部尚书。

以《石门岩志》辨之,当是德宗朝者。

」〖2〗望按:《金石萃编》卷八十有「华阴县令韦绶」题名,次「检校水部员外郎崔颎」题名后。

韦绶题名下刻「贞元元年二月六日记」九字。

)。

这首诗是描述了作者在郡斋北望时所看到的春光和秋景,以及黄山的壮丽景色。 第一句“郡斋北望春光好”,表达了作者在郡斋北望时所看到的春光美好,春天的景象让他感到愉悦和放松。 第二句“平楚无云秋望宽”,描述了秋天平旷的景色,没有云彩的遮挡,让作者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景色。 第三句“清气爽时尘外见”,描述了清新宜人的空气和清爽的气候,使作者感到脱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第四句“碧烟飞处静中看”则描绘了碧绿的烟雾中静谧的景色,让人感到宁静和安详。 第五句“争高千仞山皆让”描述了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其他山峰都显得矮小,无法与之争高。 第六句“并秀三峯色也寒”则描绘了黄山的三个山峰并列秀美,颜色清冷而美丽。 最后一句“莫怪寓名同岳号,暂图瞻眺近长安”,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长安的向往和期待。 至于诗后的按语,提到了两个韦绶,一个是德宗朝的翰林学士,另一个是穆宗朝的吏部尚书。根据《石门岩志》的记载,这首诗中的韦绶应该是德宗朝的韦绶。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黄山美景和表达作者情感的作品。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