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法曲遍第二・法曲

作者:曹勋   朝代:

向虚靖晨起。

朝元意达,冲漠怡怡。

三天澄映,九光霁碧,如有鹤舞鸾飞。

泛空际。

瑶室明辉。

动与真期。

至理常寂,户庭无远,欣欣端比。

侍宴日在瑶池。

师友多闲,抱琴沽酒度曲,笑采华芝。

九节倚筇时。

何须钓月眠石,寻觅占渊静逸。

乐修持。

澹然灵府泳真谛。

怡养丹光里。

春已收功,自育火枣交梨。

这首诗是一首道教诗歌,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的追求和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向虚靖晨起。朝元意达,冲漠怡怡。”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早晨起床后的心情和状态,通过“向虚靖”表明他是一个寻求道教修炼的人。“朝元意达”则表明他对道教修炼中追求长生不老、超越生死的目标有所理解。“冲漠怡怡”则描述了一种空灵、愉悦的境界,类似于道教修炼中追求的“无为而治”的境界。 “三天澄映,九光霁碧,如有鹤舞鸾飞。”这几句诗描述了道教修炼中常见的自然景象,如三清天、九光等。同时也有仙鹤和鸾鸟的飞翔,这些都是道教文化中常有的仙禽象征。 “泛空际。瑶室明辉。动与真期。至理常寂。”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炼中追求的虚无之境的理解和向往。“泛空际”意味着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虚无之境。“瑶室明辉”则描绘了一个明亮、光洁的道教修炼场所。“动与真期”则表明作者追求与道教真谛相会的机会。 “户庭无远,欣欣端比。侍宴日在瑶池。”这几句诗描绘了道教修炼中与神仙相会的场景,如侍宴瑶池等。这表达了作者对与神仙相会的向往和期待。 “师友多闲,抱琴沽酒度曲,笑采华芝。”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在道教修炼中与师友交往的场景,如弹琴、饮酒、唱歌、采华芝等。这些活动都是道教文化中常见的休闲活动,也是道教修炼中的一部分。 “九节倚筇时。何须钓月眠石,寻觅占渊静逸。”这几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炼中追求自然、超脱的向往。“九节倚筇时”是指道教修炼中常用的九节杖,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何须钓月眠石”则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尘世、追求超脱的向往。“寻觅占渊静逸”则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炼中追求清静、自在的追求。 “乐修持。澹然灵府泳真谛。怡养丹光里。”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炼中修持的快乐和追求。“乐修持”表明作者愿意修习道教文化,追求长生不老。“澹然灵府泳真谛”则表达了作者在修持过程中保持淡泊、清净的心态,追求真实的意义。“怡养丹光里”则表达了作者在修持过程中注重养心炼气,追求丹光之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追求,通过描绘道教修炼中的各种场景和境界,表达了作者对长生不老、超越生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