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题成都玉局观孙位画龙

作者:贯休   朝代:

我见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鬬。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蹟,蟠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覻寒泉万丈碧。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的两条龙以及蜀国玉局观中的孙遇遗迹。诗中详细描述了这两条龙的形态和气势,吸引了许多游人争相观看。 首先,诗中提到在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两条龙。这两条龙被描述为“金城柱上二龙”,暗示它们被雕刻在金城柱上,显得非常壮观。老僧相传这两条龙是僧繇手笔,僧繇是古代著名的画家,以画龙著称。因此,这两条龙被赋予了艺术价值。 接着,诗中又提到在蜀国玉局观中有孙遇遗迹,其中一条龙身长八十尺。这条龙的形态被描述为“蟠屈身长八十尺”,暗示它非常长且弯曲。这条龙也吸引了众多游人争相观看,人们不敢靠近它,而是远远地欣赏它的美丽。 最后,诗中描述了这两条龙的威严和气势,让游人感到敬畏和惊叹。它们似乎拥有强大的力量和神秘的气息,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城柱上的两条龙和蜀国玉局观中的孙遇遗迹,展现了龙的神秘和威严,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观赏。

殿

州昆 昆山 殿中 城柱 相传 传道 道是 寻常 常入 入海 海共 共龙 国玉 玉局 局观 身长 敢近 寒泉 泉万

殿中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