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作者:韦蟾   朝代:

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

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拟折魂先断,须看眼更昏。

谁知南陌草,却解望王孙。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诗。 首联“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描述了高树与低枝的美景。高树在溪流旁,枝叶艳丽,充满生机;低枝则透过竹林,繁茂的叶子显得更加美丽。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树比作人,赋予了生命力和情感。 颔联“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诗人开始深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觉得没有必要一定要是桃李花,才能够令人感到美好,甚至忘记言语。这是一种非常抽象和哲理的表述,说明自然的美丽是超越具体的物的,能够带给人们无尽的喜悦和灵感。 颈联“拟折魂先断,须看眼更昏”,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和自然的理解。这里的“魂先断”和“眼更昏”象征着人的生命力和感受力被自然的美丽所压制和征服。这种表述揭示了自然的巨大力量和人类的渺小,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命的意义。 尾联“谁知南陌草,却解望王孙”,诗人从深思中回到了现实,再次感叹自然的美景。南陌草虽然微不足道,却能够给人带来希望和梦想,让人想起那些曾经美好的人和事。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价值。

树临 临溪 何须 须是 解望

然后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