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

作者:李益   朝代:

予本疎放士,朅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泠泠远风来,过此羣木杪。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

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全面解释: 第一句“予本疎放士,朅来非外矫”,表达了诗人本身的性格是疏放不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种性格已经不再适合外界的矫饰。 接下来的“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描述了诗人由于种种原因,误入了边尘之中,导致他很少有机会欣赏自然山水。 然后,“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描述了诗人开始投身于清凉寺中,这个寺庙坐落在烟霭缭绕的山峰之间。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这两句描述了寺庙周围的景色变化,早晨和傍晚时分色彩斑斓,而白天则树木参差,明灭可见。 “泠泠远风来,过此羣木杪”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微风吹过树林,发出泠泠的声音。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描述了寺庙中的几位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心胸开阔,远离了世俗的烦扰。 最后,“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这两句是对诗人内心的表达,他像游于江河中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像倦飞的小鸟一样停息在阴凉的地方。他追求的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他通过投身于清凉寺,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放士 来非 非外 边尘 尘中 爱山 山见 见山 山少 清凉 凉宇 门值 泠泠 泠远 远风 风来 英英 游川 飞鸟 唯于

爱山 山少 烟岫 彩翠 泠泠 泠远 远风 英英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