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诗偈 十一

作者:庞藴   朝代:

昔日在有时,常被有人欺,一相(《宗镜录》卷四八作「总总」)生分别,见闻多是非。

已后入无时(《宗镜录》作「后向无中坐」),又被无人欺,一向看心坐,冥冥无所知。

有无俱是执,何处是无为?有无同一体,诸相尽皆(《宗镜录》作「皆尽」)离。

心同虚空故,虚空是我师(《宗镜录》作「无所依」)。

若论无相理,惟我(《宗镜录》作「有」)父王知。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过去和未来中不断经历的困扰和疑惑。首先,他曾经在有和无之间挣扎,常常被他人欺诈,并且总是产生分别心和生出是非。然而,当他进入无时,他又感到被他人忽视或欺凌,因为他总是被误解,不知道自己在冥冥之中所知的一切。 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执着于有和无,无法达到无为的境界。他认为有和无是相同的本体,所有的相都是分离的,因此他应该放弃所有的相,追求虚空的无相之理。他寻求虚空作为他的导师,因为它没有任何束缚或限制。 最后,他意识到只有他的父王才能理解无相之理。这暗示着他已经领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受外在世界的影响,并寻求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和无相之理的重要性,以及摆脱外在困扰和执着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平静和智慧,而不是被外在世界所束缚。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