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醉中天

作者:戴善甫   朝代:

他教莫把瑶筝按,只许凤箫闲。

他道是何用霓裳翠袖弯,更休撒红牙板。

不教放筵前过盏,几时得酒阑人散?直恁般见不得歌舞吹弹。

(韩熙载云)俗语云:座上若有一点红,斗筲之器盛千钟。

座上若无油木梳,烹龙炮凤总成虚。

弱兰与学士递一杯。

(正旦把盏科)(陶谷怒云)泼贱人靠后,小官一生不吃妇人手内饮食。

(韩熙载云)学士饮一杯,怕做甚么?岂不闻将酒劝人,终无恶意。

何怒之有?学士也与他接谈,略抬眼重他一看波。

直恁般的,弱兰递酒。

(正旦递酒科)(陶谷云)靠后!小官乃孔门弟子,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小官平生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

太守何故三回五次,侮弄小官,是何道理?(正旦唱)。

这是一段关于韩熙载和陶谷的对话,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韩熙载与陶谷的对话主要围绕音乐和宴饮。韩熙载批评了宴会上弹筝、吹箫、歌舞等音乐表演,他认为这些只是些无关紧要的娱乐,不应占据宴饮的主导地位。陶谷则表示不满,他认为如果没有音乐和歌舞,宴饮就没有了意义。 其次,陶谷对于韩熙载的不尊重表示愤怒,他认为自己作为孔门弟子,不应接受妇人供奉,而且他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认为音乐应该保持其纯洁性。韩熙载则试图平息这场争论,他劝说陶谷不要过于敏感,饮酒是为了娱乐,不应过于拘泥于形式。 最后,陶谷唱出了一段歌词,表达了他对宴饮中音乐的看法,也表现出他对于自己身份和理想的坚持。歌词内容如下:“靠后!小官乃孔门弟子,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小官平生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这段歌词表现了陶谷的内心挣扎和理想主义精神。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结合这段对话的原文理解其主旨。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