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

作者:崔峒   朝代: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

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门阑。

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难。

这首诗是对绘画艺术的赞美和描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全面解释: 1.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这两句诗表达了绘画的起源和创作过程。诗人以前听说过绘画是在涧底的自然景象中获得灵感,现在则是在创作过程中,从笔端涌现出画面。 2. “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当众草在寒冬中枯萎消失,而画中的世界依然生机勃勃,显示了绘画的力量和耐久性,它能够让人们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但是,如果没有人能够看到画中世界的气质和生命力,就很难理解它的重要性。 3. “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门阑”:这两句诗表达了绘画的价值和用途。绘画虽然不能直接用来建造房屋或支撑结构,但它可以用来装饰门楣和窗户,提升建筑的审美价值。 4. “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难”:最后两句诗强调了绘画艺术的精神内涵和力量。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画家能够表达出超凡脱俗、凌云之志的情感和意象,这种力量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绘画艺术的赞美和欣赏,通过描绘创作过程、描绘作品的气质和生命力、强调绘画的价值和用途、以及强调绘画的艺术力量和精神内涵,表达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敬意。

生涧 今见 见起 起毫 毫端 栋宇 门阑 在丹 丹青 凌云 云也

丹青 凌云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