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忠孝两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四回:“朝野肃清,可称栋梁柱石,却是忠孝两全,朕亦深信,卿何奏他 歹意,觉狠了些。”
忠孝双全
不忠不孝
忠用作人名意指性格爽朗、专一、忠诚之义;
孝用作人名意指重情义、孝顺之义;
两用作人名意指祥瑞、幸福、成双成对之义;
全用作人名意指十全十美、纯洁、善良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