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拈花微笑作谓语;指心意一致。
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是亦缘也。(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拈花一笑
花用作人名意指美丽动人、如花似玉之义;
微用作人名意指细致、精深、玲珑之义;
笑用作人名意指欢笑快乐、性格开朗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