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湿润;呴:吐口水。互相吐口水,湿润对方。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相呴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互相帮助。
金·元好问《女儿山避兵送李长源归 关中》诗:“相濡相呴尚可活,轹釜何曾厌求索。”
相呴相濡、相濡以沫
相用作人名意指才智、位高权重、天生丽质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