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赵愚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国殃民。”
辱国殃民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夷人放肆,无恶不作,皆由官无血性,恬不识羞,以致辱国殃民。郭沫若主编《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辱国殄民
国用作人名意指抱负不凡、饱读诗书。
民用作人名意指安定、勤奋、纯正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