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咏月嘲风作谓语、宾语;指无聊的作品。
明·倪民悦《新水令·合欢》套曲:“一个咏月嘲风,一个携云握雨,都一般行径。”
嘲风咏月、咏嘲风月
咏用作人名意指富明理、文雅、有才华之义;
月用作人名意指贞洁、洁净、智慧、爱与美的象征之义;
风用作人名意指容人之量、锐不可当、光明磊落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