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 六

日月千回数,君名万遍呼。

晚秋 七

白日欢情少,黄昏愁转多。

逢故人之作

故人相见汾酒龙钟,总为情怀昔日浓。

随头尽见新白髪,何曾有箇旧颜容!。

题故人所居

与君昔离别,星岁为三周;今日觏颜色,苍然双鬓秋。

茅居枕河浒,耕凿傍山丘。

往往登憇径,时时或饭牛。

一身尚栖屑,庶身安无忧?

相见未言语,唏吁先泪流。

非所夜闻笛

夜闻羌(原作「嗟」)笛吹,愁杂豺狼□。

涕泪落如雨,肝肠痛似刀。

更深新月落,坐久明星高。

感激不遑寐,连宵(原作「霄」)思我曹。

感兴临蕃驯雁

感兹驯雁色苍苍,徘徊顾步貌昂昂。

不见衔芦避缯缴,空闻落翮困堤塘。

差池为失衡(原作「衝」)阳伴,邂逅飘零虏塞傍。

引颈长鸣望云路,何时刷羽接归行。

闺情 一

千回万转梦难成,万遍千回梦里惊;总为相思愁不寐,纵然愁寐忽天明。

闺情 二

百度看星月,千回望五更。

自知无夜分,乞顾早天明。

(〖1〗以上五十九首诗,与卷一所着录的马云奇诗一道钞写在伯二五五五残卷上,按其内容和编次,当是一人所写,可惜这个作者的姓名已不可考知。

从诗的内容看来,这个作者很可能是一位身遭吐蕃拘禁的敦煌使臣。

这些诗所表现的时间和地点,约在唐代宗大历元年〖七六五〗凉州陷于吐蕃到德宗建)(中二年〖七八一〗敦煌沦陷之间。

作者在冬日从敦煌马圈口堰出发,出使吐谷浑,经过墨离海,次年夏到青海,却不幸被拘禁,失去了人身自由;又经过临水,度赤岭,次白水戍,到达被吐蕃占据的临蕃。

他所经历的时间,正是吐蕃极盛、河陇沦陷,安西、北庭与中原音讯断绝之时,因此诗中所反映的思想状况,代表了当时西北边塞广大文人士子的心情。

同时,这些诗实际上又是当时河陇地区的纪行诗,诗中所描述的边塞地区的自然风貌、游牧地带的典型景物以及被吐蕃攻陷后的边镇守捉的荒凉景象,在别的唐人边塞诗中均不多见,因此,它们无论在历史,或文学史,或民族文化交流的研究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宝贵价值。

〖有关伯二五五五残诗卷,可参看柴剑虹《敦煌唐人诗文选集残卷〖伯二五五五〗补录》,见《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第四期。

〗)。

王昭君怨诸词人连句(伯二七四八)一首

掖庭娇幸在蛾眉,争用黄金写艷姿。

始言恩宠由君意,谁谓容颜信画师。

微躯一自入深宫,春华几度落秋风。

君恩不惜便(更)衣处,妾貌应殊画壁中。

闻道和亲将我敞(撇),选貌披图遍宫掖。

图中容貌既不如,选后君王空悔惜。

始知王意本相亲,自恨丹青每误身。

昔是宫中薄命妾,今成塞外断肠人。

九重恩爱应长谢,万里关山愁远嫁。

飞来北地不胜春,月照南庭空度夜。

夜中含涕独婵娟,遥念君边与朔边。

毳幕不同罗帐日,毡裘非復锦衾年。

长安高阙三千里,一望能令一心死。

秋来怀抱既不堪,况復南飞雁声起。

无题(斯五五五八)一首

池臺楼观非吾宅,百年还同一宿客;无常忽至即分篱(离),各自东西如路陌。

唯有冤家不相放,罪福前途相执当;冥官依业断形(刑)名,遮莫王公及宰相。

生鬬英雄死论福,贵贩(贱)更无别地狱。

天堂不是选家门,但使回心修作福。

君不见阎浮流转暂时间,何须苦欲求名利;徒劳积业自綊(挟)身,随陷三途觅富贵。

过去王侯数百千,若个久住得长年;良贱有生皆有死,一朝命尽总虚然。

空来空去皈本体,直为迷情不开解。

贪多畏小不知休,总是阿鼻地狱债。

切见愚痴世上人,金(今)生不惜未来身;朝朝暮暮多愁苦,积宝如山犹许(诉)贫。

唯富唯悕(恡)转更贪,子细寻思几许堪;多求积贮蒙辽(缭)乱,死去只得一钱含。

一去冥冥百不知,忽然与世即分离;万物怨(宛)然无一分,唯有善恶并相随。

一切恩情今隔断,何得哭泣相呼唤!生死异路当头行,各自归家更觅伴。

智能取名
名字打分
热门工具推荐

佚名(yìmíng)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诗人简介

本  名:佚名
别  称:无名氏
所处时代:宋代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