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怀

幽怀不能写,行此春江浔。

适与佳节会,士女竞光阴。

凝妆耀洲渚,繁吹荡人心。

间关林中鸟,亦知和为音。

岂无一尊酒,自酌还自吟。

但悲时易失,四序迭相侵。

我歌君子行,视古犹视今。

君子法天运

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

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

焉能使我心,皎皎远忧疑。

落叶送陈羽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归彭城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

吁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

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

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巘。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

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

乘闲輙骑马,茫茫诣空陂。

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

醉后

煌煌东方星,奈此众客醉。

初喧或忿争,中静杂嘲戏。

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

人生如此少,酒贱且勤置。

醉赠张秘书

人皆劝我酒,我若耳不闻。

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

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

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芬。

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羣。

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

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

所以欲得酒,为文俟其醺。

酒味既冷冽,酒气又氛氲。

性情渐浩浩,谐笑方云云。

此诚得酒意,余外徒缤纷。

长安众富儿,盘馔罗羶荤。

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

今我及数子,固无莸与熏。

险语破鬼胆,高词嫓皇坟。

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

方今向太平,元凯承华勋。

吾徒幸无事,庶以穷朝曛。

同冠峡

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

维舟山水间,晨坐听百鸟。

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晓。

羇旅感和鸣,囚拘念轻矫。

潺湲泪久迸,诘曲思增绕。

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送惠师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羇人。

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翦头髮,飞步遗踪尘。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

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

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

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

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

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鱼龙惊踊跃,呌啸成悲辛。

怪气或紫赤,敲磨共轮囷。

金鸦既腾翥,六合俄清新。

常闻禹穴奇,东去窥瓯闽。

越俗不好古,流传失其真。

幽踪邈难得,圣路嗟长堙。

回临浙江涛,屹起高峨岷。

壮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晨。

是非竟何有,弃去非吾伦。

凌江诣庐岳,浩荡极游巡。

崔崒没云表,陂陀浸湖沦。

是时雨初霁,悬瀑垂天绅。

前年往罗浮,步戛南海漘。

大哉阳德盛,荣茂恒留春。

鹏鶱堕长翮,鲸戏侧修鳞。

自来连州寺,曾未造城闉。

日携青云客,探胜穷崖滨。

太守邀不去,羣官请徒频。

囊无一金资,翻谓富者贫。

昨日忽不见,我令访其隣。

奔波自追及,把手问所因。

顾我却兴欢,君宁异于民。

离合自古然,辞别安足珍。

吾闻九疑好,夙志今欲伸。

斑竹啼舜妇,清湘沈楚臣。

衡山与洞庭,此固道所循。

寻崧方抵洛,历华遂之秦。

浮游靡定处,偶往即通津。

吾言子当去,子道非吾遵。

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

吾非西方敎,怜子狂且醇。

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

去矣各异趣,何为浪霑巾。

县斋有怀

少小尚奇伟,平生足悲咤。

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

事业窥皋稷,文章蔑曹谢。

濯缨起江湖,缀佩杂兰麝。

悠悠指长道,去去策高驾。

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初随计吏贡,屡入泽宫射。

虽免十上劳,何能一战霸。

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

蹉跎颜遂低,摧折气愈下。

冶长信非罪,侯生或遭駡。

怀书出皇都,衔泪渡清灞。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朝食不盈肠,冬衣纔掩髂。

军书既频召,戎马乃连跨。

大梁从相公,彭城赴仆射。

弓箭围狐兔,丝竹罗酒{炙火=肉}。

两府变荒凉,三年就休假。

求官去东洛,犯雪过西华。

尘埃紫陌春,风雨灵臺夜。

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娅。

虽陪彤庭臣,讵纵青冥靶。

寒空耸危阙,晓色曜修架。

捐躯辰在丁,铩翮时方蜡。

投荒诚职分,领邑幸宽赦。

湖波翻日车,岭石坼天罅。

毒雾恒熏昼,炎风每烧夏。

雷威固已加,飓势仍相借。

气象杳难测,声音吁可怕。

夷言听未惯,越俗循犹乍。

指摘两憎嫌,睢盱互猜讶。

祗缘恩未报,岂谓生足藉。

嗣皇新继明,率土日流化。

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斸嵩开云扃,压颍抗风榭。

禾麦种满地,梨枣栽绕舍。

儿童稍长成,雀鼠得驱吓。

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

闲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

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

合江亭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

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

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

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

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

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

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

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

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

人生诚无几,事往悲岂奈。

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

胜事谁復论,丑声日已播。

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

君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

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

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

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

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

智能取名
名字打分
热门工具推荐

韩愈(hányù)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诗人简介

本  名:韩愈
别  称:昌黎先生、韩吏部、韩昌黎、韩文公
字  号:字退之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768年
去世时间:824年12月25日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