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十二

朝景入平川,川长復垂柳。

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

忆昔大业时,羣雄角奔走。

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

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

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

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十三

皤皤河滨叟,相遇似有耻。

辍榜聊问之,荅言尽终结。

一生虽贫贱,九十年未死。

且喜对儿孙,弥惭远城市。

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裏。

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

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

万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

宋中遇陈二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

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

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

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桮。

宋中遇刘书记有别

何代无秀士,高门生此才。

森然覩毛髮,若见河山来。

几载困常调,一朝时运催。

白身谒明主,待诏登云臺。

相逢梁宋间,与我醉蒿莱。

寒楚眇千里,雪天昼不开。

末路终离别,不能强悲哀。

男儿争富贵,劝尔莫迟回。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遇冲和先生

冲和生何代,或谓游东溟。

三命谒金殿,一言拜银青。

自云多方术,往往通神灵。

万乘亲问道,六宫无敢听。

昔去限霄汉,今来覩仪形。

头戴鹖鸟冠,手遥白鹤翎。

终日饮醇酒,不醉復不醒。

常忆鸡鸣山,每诵西昇经。

拊背念离别,依然出户庭。

莫见今如此,曾为一客星。

鲁西至东平

沙岸拍不定,石桥水横流。

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

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

东平路作三首 一

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

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

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

东平路作三首 二

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

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

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

东平路作三首 三

清旷凉夜月,裴回孤客舟。

渺然风波上,独爱前山秋。

秋至復摇落,空令行者愁。

国学取名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高适(gāoshì)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诗人简介

本  名:高适
别  称:高常侍
字  号:达夫、仲武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渤海蓨
出生时间:704年
去世时间:765年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