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南乡子・户外井桐飘

作者:周邦彦   朝代:

户外井桐飘。

淡月疏影共寂寥。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

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

自剪灯花试彩毫。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

为问江头早晚潮。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夜晚户外井桐树下的寂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首句“户外井桐飘”,诗人首先描绘了户外井旁的梧桐树正在飘落的景象。这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淡月疏影共寂寥”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月色下的景色,月光淡淡,梧桐树的影子稀疏,整个场景显得寂静而冷清。 “恐怕霜寒初索被”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担忧和对温暖的渴望。诗人担心霜寒会使人感到寒冷,因此想要找寻被子来取暖。 “中宵。已觉秋声引雁高”两句,诗人表达了夜晚的寂静中,听到了大雁飞向高空的叫声,这是秋天的声音,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 接下来的“罗带束纤腰”描述了女子的形象,她身着轻罗细带,身材纤细,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优雅。 “自剪灯花试彩毫”一句,诗人描绘了女子在夜晚剪下灯花,用来试验自己的文笔,表现出女子的才情和诗意。 最后两句“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收到一封来自江北的信,询问江头的潮水何时上涨。这两句也表现出诗人的深情和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户外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寂寥、凄美的情感氛围。

外井 井桐 影共 霜寒 寒初 已觉 觉秋 罗带 带束 彩毫 收起 一封 封江 江北 北信 明朝 为问 问江

桐飘 初索 中宵 秋声 晚潮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