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洞仙歌・带湖佳处

作者:杨炎正   朝代:

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

曾对金樽伴芳草。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

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

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

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

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借景抒情,表现了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词中他首先以“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等语描绘带湖的优美环境,然后以“曾对金樽伴芳草”等语描述他来到带湖的所见所感,以及他身在尘世而又心游魏阙的愿望。这首词最显著的特点是直抒胸臆,此外语言疏朴生动,极富感染力。 带湖为词人居所。在词中,词人赋予带湖蓬岛一般的优美环境以丰富的诗意。“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二句起笔赞美带湖环境之美,给人们展现出具体生动的形象。词人这里用一个“真”字,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仿佛到了蓬莱仙境一般。这里并没有对带湖作具体的景观描绘,而是以“曾对金樽伴芳草”一句接连引出“桃花流水”,继之“别是春风”二句。词人以“见”这个动词,把桃花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它竟懂得随人风意而流转出宛转的春意来。“别是春风”二句,“东风”即春,亦是词人的借代修辞手法,不直接写春,而写桃花在春风吹拂下自由自在飘荡的生动形象。一“流”,一“飞”,还有比拟和夸张的修辞作用,使景物显得格外美好。 “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二句紧接前文而意脉不断,词人由写景自然过渡到议论,抒发感慨。词人用“笙歌”指代欢乐的生活场面,“东君”是春神,这里也暗喻皇帝。“曾老”,暗指年华衰老。词人在这里发出了谁又相信当局者沉迷享乐、不思国家危亡的警语。“功名都莫问”,说明是过眼的烟云,“总是神仙”三句,笔锋转向对现实的抨击。这里是化用唐代赵嘏“风景不殊伤老大,漳流呜咽魏山河”(《郡舍戒初夏》)、苏轼“当请秦蜀守,功名不换颜”(《再和》)等诗句的意思,词人也寄予自己一份拳拳之心:我只想高居庙堂之上的人多好啊!能拥有如此好的风光地来退休闲养,只是那当局者不让我辞官归隐吧!现在我不得不在闲散的闲差中虚度余生,“天不管”一语,显得无可奈何而又愤慨至极。 下面又将笔锋转向自己怀有的凌烟般的气节和才干。“待貌取、精神上凌烟”是说自己要刻苦读书,努力实现报国之志。“但如今”三句则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又重又回归到开头的描写景物上来了。最后“却旋买扁舟”三句以急流勇退作结。 这首词最显著的特点是直抒胸臆,此外语言疏朴生动,极富感染力。词中表现了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词人善于将虚幻的想象与现实的描绘结合起来,以寄寓他的理想与情操。全词前后呼应,起伏跌宕。最后以景语作结,余味无穷。刘熙载《艺概》中说:“东坡先生词慷慨纵横,叫呼动心神鬼。盖其得于师传者高远深厚。盖《十九首》以下名家无遗焉。”这一段评价十分中肯、这段话很符合实际情况、苏轼能够将他的所学所学融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并加以发挥想像的丰富多样性。由于他有豁达的人生观和坦诚的性格因而他的词具有特色之一是积极向上而非消沉伤感的情绪在诗意的抒发方面也能显现出真率明朗的艺术特点这首《贺新郎》充分地体现了这些特色。因此可以说这首《贺新郎》是苏词中的优秀之作之一。

仿

带湖 湖佳 佳处 真蓬 蓬岛 樽伴 别是 笙歌 歌里 信东 君曾 曾老 功名 名都 总是 是神 风光 光镇 镇长 如今 经国 得关 待貌 貌取 精神 旋买 归来

芳草 桃花 信东 神仙 风光 凌烟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