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咏月

作者:李建枢   朝代: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这首诗《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是一首咏中秋的诗。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全面解释: 首句“昨夜圆非今夜圆”,昨晚的月亮圆是属于一般的,今夜的月亮并不完全像昨晚那样圆,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缺了一部分。这里用“圆非”这个字眼,给人以新奇的感觉。因为“圆”是月亮的共同特点,而这里突出表现的是“非今夜圆”,这就形成一种悬念,使人急于探求下文。 第二句“却疑圆处减婵娟”,这里的“减”意思是“缺损”,那么“减婵娟”就是说月亮失去了光彩。这一句把中秋之月与中秋之人联系起来,似乎这圆月也象征着家庭团聚、骨肉团聚,但是,中秋之月,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于它缺了又圆,圆了又缺,所以中秋之月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变得暗淡无光。 第三句“一年十二度圆缺”,此句意为一年之中有十二次圆缺变化,也就是说在一年里,月圆时分只有十二分之一。这里的“度”作“次”解,这样算来就是每个月都包括在十二度圆缺之中了。也就是说每个月都有可能看到月亮圆的一面,这是说不可能每月都是满月,但也只能算作其中之一罢了。而真正的满月又是很少的,只能感叹能得几多时少年!所以这里的最后一句话是说真正美好的少年时光又怎能常常获得呢?从这句可以看出人生在世很短暂。 总结起来这首诗的含义就是作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表现出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和对人生短促的感慨不已!最后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无限的哀怨!同时,这首诗也是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以及诗人对于时间的深刻感受!诗人将月的圆缺变化和人生经历相互映衬,将短暂的时光与无限的生命意义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冲击,使得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引人深思!

非今 今夜 一年 能得 时少 少年

婵娟 时少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