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扬州送伯龄过江

作者:卢仝   朝代:

伯龄不厌山,山不养伯龄。

松颠有樵堕,石上无禾生。

不忍六尺躯,遂作东南行。

诸侯尽食肉,壮气吞八纮。

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

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

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的诗歌,以下是其详细的解释: 伯龄不厌山:诗的第一句“伯龄不厌山,山不养伯龄。”说明伯龄并不厌恶山,他对山的存在并没有期待。这是指伯龄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志向,而不是只追求眼前的山林生活。 松颠有樵堕:这句诗表达的是山中的松树顶端有一名樵夫掉下来,这里隐喻伯龄想要离开山中,寻找更为广阔的天地。 石上无禾生:在石头上无法生长的禾苗,隐喻了世间的艰难和困境。这句诗表达了伯龄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 不忍六尺躯,遂作东南行:这句诗表达了伯龄不愿忍受这种困境,他决定离开山中,前往东南方向去寻找机会。 诸侯尽食肉,壮气吞八纮: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中描绘了一个社会现象,即当时的诸侯们过着奢华的生活,享受着丰盛的肉食和各种娱乐。这引发了伯龄的壮志豪情,他想要超越他们,展现自己的价值。 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最后两句诗中,作者将自嘲作为无足轻重的人无法通晓名声的钝汉们斥为无知之人。这里的表达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强烈反感,他认为这些人并不能真正理解自己追求真理、真理的心声。 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这两句诗引用了历史上两位贤人的故事,即夷齐和武王。夷齐在饥饿中死去,但他们的节义精神被后人赞扬。而武王则被认为是圣明的君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节义精神的崇敬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这两句诗是对自己即将开始的冒险的感慨,意味着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舍生取义是无足轻重的。这种坚定的信念也凸显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价值取向。 最后一句“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是鼓励自己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勇往直前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不能改变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真理的心声。这种表达方式彰显了诗人的执着和决心。

鸿

无禾 禾生 遂作 作东 侯尽 壮气 何由 由通 夷齐 称圣 圣明 节义 义士 何异 异鸿 鸿毛 毛轻 努力 力事

禾生 鸿毛 毛轻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