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作者:李白   朝代:

敬亭一迴首,目尽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復何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彊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嘆。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为诗人作的一首述志诗,其中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辞去敬亭山后随道人同游山川之想。作者隐居之后,除除与村翁野老相友善外,更与道人相往还,表现出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首联“敬亭一迴首,目尽天南端。”诗人回过头来,向敬亭山极目远望,敬亭山苍翠如海,连绵不绝。“天南”点明所居处已到天一方了。这两句说诗人去国怀乡,意在言外。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由敬亭山一带联想到神仙传说,相信自己会和五六位仙人那样遨游于天南海北之间。表现了诗人脱离尘世上的愿望。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由山光水色又联想到了传说中的仙人神迹。“琴高”秦时赵国人,后得道成仙,经常在水中乘鲤来去。“麻姑”传说是女仙,曾在蓬菜山设坛为“群仙会”。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诗人又联想起神话传说,想象自己能骑上白龙、黄鹤,或可随仙人而去。这两句写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这两句说诗人自己也能象神话中的羽化登仙的人一样,跨上太阳或月亮而去;或者象一对云中鸾鸟一样并翼而飞。“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两句写诗人隐居后摆脱了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和各种欲望的束缚,以超然物外,视通万里的高远志趣来看待世界。它使人摆脱世俗的污浊、富贵功名的劳累。只有这样才能体味出生活的真正意义。诗人在这里也指明了自己归隐的性质。“下视”谓自谦之辞,是对自我内观的一种自谦之说,隐者大都有此自谦之说。此句表明诗人出世之心的坚决。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诗人要脱离尘世的事务,作逍遥游散人,自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决心摆脱物欲的束缚,摆脱世俗的桎梏,就没什么困难了。这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人生的路程很漫长,但已过了一半;岁月不饶人,而人生路途又茫茫无际。这两句是诗人的自伤之词,流露出一种对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怅惘之情。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自己已经年老体衰,而壮志犹存。但精力已衰,身体不支,想有所作为也难了。所以常感到“强食”之不足,“不成味”三字颇极传神。即使勉强吃下去东西也难以下咽了!作者由此感叹人生迟暮。“长叹”什么呢?既有对自己曾经虚度光阴的惋惜之叹,也有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道人的感激之情。道人虽然没有什么长生不老的药方和术法教给他,但可以教他怎样去忘却生死之念而作逍遥之游散人。因此作者发出了最后的感叹:“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希望能和道人一起往炼丹砂的地方去,“炼火烧金”,成仙得道。这实际是以炼金丹为喻教人学道得仙术得长生不老。 这首诗以述志为主,表现了诗人厌倦尘世纷纷扰扰的生活、向往神仙逍遥的生活愿望的思想感情。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饰、流畅明达、明白如话。同时以神仙传说为题材、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目尽 尽天 游盘 溪流 石耸 白龙 龙降 降陵 陵阳 子安 化骑 云行 行翼 视宇 宇宙 宙间 四溟 溟皆 皆波 波澜 从之 何难 前期 期浩 清晨 晨起 起长 愿随 子明

敬亭 天南 南端 姑坛 子安 鸳鸾 波澜 从之 百岁 岁落 漫漫 清晨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