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题东林寺联句

作者:徐知证   朝代:

(徐知证虔修李玄李□王三□孟拱辰〖《崇文总目》卷五有《孟拱辰文集》三卷。

《宋史·艺文志》作《凤苑集》〗钟敬伦〖《全唐诗》无虔修等六人诗〗)古殿巍峨镇碧峰,晋朝灵应显神踪。

林间野鸟惊寅(《大典》作「朝」)梵,岭上孤猿听晚(《大典》作「晓」)钟。

(节度使[特]〖时〗进检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证。

)鴈[□]冷云生晓槛,虎溪秋月照寒松。

(赐紫僧虔修。

)香飞宝殿笼金像,桧倚松窗覆玉容。

(道士李玄。

)蝶恋半岩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

(观察推官赐紫金鱼袋李□。

)游僧驻锡心皆佛,老树擎烟势似龙。

(观察推官赐绯鱼袋王三□。

)竹荫禅扉(《大典》作「扃」)青霭合,岚(《大典》作「风」)蒸幽(李壁引作「山」)径绿苔封。

(司理参军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遶砌清声远,列巘趍门更憧憧。

高吟况爱无尘境(《大典》作「老来欲脱尘寰境」),吟(《大典》作「闲」)访空关不厌重。

(管[勾]〖旬〗官赐紫金鱼袋钟敬伦(钟)。

见《吉石盦丛书》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宋钞陈舜俞《庐山记》卷四。

)(按:诗末原题一行云:「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与幕客门馆僧闲游联题。

」《全唐诗续补遗》卷十五据《永乐大典》卷六六九七引《九江府志》、卷六六九九引《江州志》收本诗,题作《东林寺天祚二年联句》,缺第三、第四、第八联,又联句者姓名均不着明,统归知证名下,实误。

异文颇多,已出校。

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八《和蔡枢密种山药》注引徐知证《枣林联句》「岚蒸山径绿苔封」一句。

「枣林」为「东林」之误。

其余校改,所据为罗振玉《殷礼在斯堂丛书》校排本《庐山记》、同人《贞松老人遗稿·〈庐山记〉校勘记》,罗氏曾参据日本元禄本《庐山记》。

惟《殷礼在斯堂丛书》本将诗末原题一行误植于匡白诗题之上,当改正。

)。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描写了东林寺的美丽景色和神韵,以及诗人们在寺中的活动和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全面解释: 首先,古殿巍峨耸立在碧绿的山峰上,显现出晋朝神仙显灵的神圣气息。林间的小鸟被早晨的钟声惊醒,岭上的孤猿在晚上聆听钟声。 诗人以东林寺特有的景物如雁在晓槛外盘旋、虎溪秋月照映寒松等,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宝殿上的香烟和松树的影子相互交错,更显得佛像庄严美丽。 道士李玄、观察推官赐紫金鱼袋李□、观察推官赐绯鱼袋王三□等人在禅院中漫步,竹影、松涛、青霭、岚蒸、绿苔等自然景色与他们的禅心佛性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游僧们驻锡在此,心怀佛法,老树则如龙般矗立,气势非凡。竹荫禅扉青霭合,列巘憧憧环绕着幽径,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清幽之中。 诗人流连在这样的环境中,吟诗访友,乐此不疲。他们在此吟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他们摆脱了尘世的喧嚣,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 最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的赞美和对这里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佛法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

殿 ] 鹿

证虔 虔修 崇文 文总 总目 辰文 文集 宋史 艺文 文志 钟敬 敬伦 全唐 唐诗 无虔 虔修 古殿 殿巍 晋朝 朝灵 灵应 应显 显神 林间 间野 野鸟 鸟惊 惊寅 节度 进检 检校 校太 太尉 尉平 平章 章事 事徐 冷云 云生 生晓 溪秋 月照 照寒 寒松 虔修 香飞 飞宝 宝殿 桧倚 倚松 玉容 道士 灼灼 官赐 树擎 似龙 官赐 蒸幽 壁引 引作 司理 理参 参军 军掌 流泉 门更 更憧 憧憧 吟况 况爱 爱无 无尘 尘境 老来 来欲 访空 空关 官赐 钟敬 敬伦 吉石 丛书 影印 藏宋 陈舜 舜俞 庐山 山记 卷四 一行 行云 天祚 偶与 客门 闲游 游联 全唐 唐诗 诗续 续补 九江 江府 府志 九九 九引 江州 州志 天祚 年联 第四 名均 着明 统归 证名 异文 文公 公诗 诗笺 笺注 和蔡 密种 种山 注引 引徐 林联 岚蒸 蒸山 山径 其余 余校 校改 为罗 振玉 殷礼 礼在 在斯 斯堂 堂丛 丛书 校排 庐山 山记 松老 庐山 山记 曾参 庐山 山记 殷礼 礼在 在斯 斯堂 堂丛 丛书 将诗 一行 植于 于匡 匡白 白诗 改正

艺文 凤苑 钟敬 朝灵 大典 大典 校太 太尉 尉平 云生 生晓 溪秋 香飞 飞宝 宝殿 玉容 蝶恋 草茸 茸茸 紫金 绯鱼 大典 青霭 霭合 大典 清声 声远 大典 寰境 大典 紫金 钟敬 大典 荆文 贞松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