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沁园春・三学上书

作者:国学生   朝代:

三学上书,冤乎天哉,哲人已萎。

自纲常一疏,为时太息,典刑诸老,尽力扶持。

方哭南床,继伤右揆,死到先生事可知。

伤心处,笑寒梅冷落,血泪淋漓。

人心公论难欺。

愿君父、明明悟此机。

昔九龄疏谏,禄山必叛,更生累奏,王氏为危。

变起范阳,祸成新室,说著当年人噬脐。

君知否,但皇天祚宋,此事无之。

这首诗是一首悲壮的诗篇,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正义的追求。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三学上书,冤乎天哉,哲人已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三学上书事件的感慨,认为这是冤枉的,但同时又感叹哲人已经凋零。三学上书指的是清朝末年的学生运动,学生们上书朝廷,请求改革政治、维护民族利益,但最终却遭到了镇压,导致了众多学生的死亡和牺牲。 “自纲常一疏,为时太息,典刑诸老,尽力扶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纲常伦理的坚守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作者认为纲常伦理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必须加以维护和弘扬。他为此感到叹息,并呼吁老一辈知识分子尽力扶持。 “方哭南床,继伤右揆,死到先生事可知。”这句话表达了对逝去老人的哀悼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作者在此处提到了一个历史人物——李光地,他曾经担任过清朝的官员,并且主张纲常伦理,被人们称为“南床先生”。然而在三学上书事件中,他也被牵连其中,最终失去了生命。 “伤心处,笑寒梅冷落,血泪淋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悲痛之情。他感到十分心痛,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付出生命的英雄们就像寒梅一样孤独无助,血泪交织。 “人心公论难欺。愿君父、明明悟此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公道的坚信和对君主的期望。他认为公道自在人心,不会被欺瞒。作者希望君主能够觉悟到这一点,重振纲常伦理,为国家民族的未来着想。 “昔九龄疏谏,禄山必叛,更生累奏,王氏为危。”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作者引用了唐朝张九龄的谏言和郭子仪的奏章,他们都是历史上为国家民族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作者认为这些人曾经提醒过君王要警惕叛乱的发生,挽救过国家民族的命运。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正义的追求,呼吁人们坚守纲常伦理、维护国家民族的未来。

自纲 纲常 为时 时太 太息 尽力 力扶 扶持 到先 先生 生事 事可 公论 论难 愿君 明明 明悟 禄山 山必 更生 变起 起范 范阳 新室 皇天 天祚 祚宋 事无 无之

时太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