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女冠子・蕙花香也

作者:蒋捷   朝代: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要。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这是一首典型的词牌名为“苏幕遮”(宋时调名)的词。上阕通过景物描写元宵节盛况。“香”是兰花香;“雪”借指梅花;意思是梅、兰花开,春光降临人间,把画面推向极乐的天地——彩楼密集,歌声四溢的元宵节市井;“灯”、“笙箫”、“光”不仅照亮夜空,描画出了万盏花灯如画,且直接吹拂词人心田,带来了整个宇宙中活泼泼的生气;显示出生动活泼、春意盎然的气氛。但作者对元宵之夜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由上阕结尾的“而今灯漫挂”六字陡然转折,揭出物是人非、今昔迥异的对比。“灯”上的改变和人事的变幻自然有关联;人事变化之快是古今难测的。以下三句就以比兴手法将这人事变化表达得非常鲜明、深刻:“而今暗尘明月,那时元夜?”既是以“暗尘明月”与“琉璃光射”对比,暗指此刻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一时的歌舞升平算得了什么,不都是转瞬即逝么?“暗尘明月”又正好与上阕“一片笙箫”相映衬,上阕是一片歌舞喧闹声,下阕则是月夜的冷寂与沉寂中淡淡的愁思。作者又以“况年来、心懒意怯”来表达这种人事变化所引起的对昔盛今衰的感慨。“羞与蛾儿争要”进一步抒发“年来心懒意怯”。元宵观灯本为欢娱之事,作者却以流光短暂,盛事难再发“心懒意怯”。表现出对节事兴衰的淡淡忧伤。 下阕通过词调名称为“摊破浣溪沙”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更深的感伤。“摊破浣溪沙”,就是取其“韵急”、“声繁”的特点来抒发更难耐的寂寞无聊情绪。先以一“江城人悄初更打”来点明题旨。至此才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全词的主旨:从元夜的繁华喧闹转向对旧日美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再创造的愿望。其中经过“灯”上一转以后情绪陡跌的形式表现得十分鲜明。深夜来临,万籁俱寂,更点响了,邻女用它计算自己生活的时刻也结束了。“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说的是有多少人能懂得再重寻旧日的繁华呢?我们只有乞求上天的赐予了。“再向天公借”,说明创造今日的美当初是没有得到过天公的恩赐的,不然何以如此匆匆?这是作者的自问自叹。其中流露出对旧日美好生活的深深依恋和对今日落后事物强烈不满的感情。于是便有下面的两句说即使剔除添香换烛等日常生活中的零星记忆,“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这元宵节时许多女子中意的人物的欢会情状仍然历历在目。这里又用到了“钿车罗帕”,这一古代妇女用以饰容的化妆品和定情信物。“吴笺银粉砑”。是说他们当年用银粉砑过的吴地(今江苏一带)出产的彩色花纸写成的情书。“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卖花声”,结句是点明词旨的句子。意思是看到邻女倚窗唱着《卖花声》诸曲。想起当日人们也在元宵唱着同样的歌曲;然而如今歌舞升平都已随着时间流过去了,引出的是一番物是人非的伤感。“笑”字勾画出邻女的天真的神态。这曲中能笑,说明她并不明白今日的光景是什么;或者她的生活比较清闲也未可知。总之,“笑绿鬟邻女”只是作者的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反衬手法而已。 此词主要通过层层烘托的手法突出全词的中心:“繁华不在”。对眼前现实进行多层描写和层层烘托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如睹昔日的繁华已逝和前途的暗淡感到惋惜、痛苦和哀伤,以寄寓深长的感慨和渴望有好的业绩的心理。可以看出,作者是有很深的乱世生活体验而写作此词的。这首词的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比衬映照手法运用得当。它不仅以喜乐衬悲苦,乐中作苦而且以梦中之乐景比衬现实之悲;以今日之荒凉对比昔时之繁华;同时又将往昔回忆中的欢乐同眼前邻女的欢乐作比衬等。通过比衬映照出作者深深的伤感之情和对过去和今天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感慨。同时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