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摸鱼儿・问山中、小桃开後

作者:黄升   朝代:

问山中、小桃开後,曾经多少晴雨。

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

行乐处。

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

风光有主。

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

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

年来老子安否。

一春一到成虚约,不道树犹如此。

烦说与。

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

刘郎老去。

待有日重来,同君一笑,拈起看花句。

这首词是作者在山中小住时,借对山中景物的感想,表达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首句“问山中、小桃开後,曾经多少晴雨”对山中景色作了概括描写。小桃是桃花的一种,早春开放。这句是说开过桃花后山中的天气情况。“问山中”表示少住,“多少晴雨”,看似浅显,实则用意精深。“问”字与“山中”联在一起,使人感到一种空灵、虚静的境界。这正是作者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自然交融的体现。 “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二句点明此山是花山,并且是有一个花团锦簇的花圃。作者不仅爱花,还与山中的友人相约载酒游赏,并且吟唱“我”以前唱过的《金缕曲》歌曲。“金缕曲”即《贺新郎》,可见这是词人与朋友们的一次聚会。因此紧接着便有许多描写这游赏活动的语句:“行乐处。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美好的山景中蝴蝶飞舞,蜜蜂喧阗,环境是多么迷人。“蝶绕”、“蜂围”这两个细节,渲染出繁花似锦、美艳诱人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游赏者的欢乐。 “风光有主。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四句是写作者对山中的友人说的:风光美丽已主宰在握,朋友们想赏风光只有听其自然了。我停了杯筷向北望去,那山西北的阡陌纵横处,我的友人你们可看得见?这“碧云暮”显然是指日落时的景色。作者停杯北望,是因为他想到友人就要离别了。这里以景结情,含蓄蕴藉。 下片由上片的写景转向写情。“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年来老子(作者自称)安否?”这里一方面是对于自己饮酒饯别友人的行为进行了反照;另一方面也是对山中的友人说的:你们大概也该倦了,就让我告诉你们我的情况吧。其间包含了词人之间的深深友情,也含有对归隐生活的淡淡忧伤。“一春一到成虚约”,进一步点明:春天本为花开之季,但因为有人误以为我长留山中不归而屡次失望之后,彼此间一年的约定终于化为泡影。联系上片写到的“花边载酒”,其“虚约”之成是由于看花人的姗姗来迟,由此形成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词人巧妙地把这一矛盾冲突点化了。“不道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中嵇康与向秀别前一棵柳树已如南山之石,“枝条入檐蔽井”,尚且不说树已如此衰老,更显示出看花人不能践约的愧意和自嘲之情。“一春一到成虚约”和“不道”二句合看,又包含着时光不居、世事如烟的慨叹。 结尾三句:“烦说与。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烦说与”即烦告知;“红云坞”当指山中的盛开的桃花。“东风岁岁妆点”赋予桃花以动态——被春风吹得摇曳多姿;更赋予作者无限的深情——无限眷恋与山中的友人。这三句把离别的感伤、留恋的深情表达得十分充分。 此词语言平易,但其意境深幽隽永;于清丽中又见俊爽之气;风格别具特色。

鸿

问山 山中 曾经 少晴 晴雨 歌金 行乐 乐处 绕蜂 蜂围 无路 风光 西阡 停杯 杯北 北望 蜚鸿 鸿寄 寄语 年来 来老 子安 一到 虚约 红云 郎老 重来 同君

山中 小桃 桃开 少晴 晴雨 歌金 正蝶 锦绣 绣迷 风光 碧云 子安 岁岁 点红 红云 一笑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