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冤报冤赵氏孤儿・隔尾

作者:纪君祥   朝代:

你道是古来多被奸臣弄,便是圣世何尝没四凶,谁似这万人恨千人赚一人重。

他不廉不公,不孝不忠,单只会把赵盾全家杀的个绝了种。

(程婴云)老宰辅,幸得皇天有眼,赵氏还未绝种哩!(正末云)他家满门良贱三百余口,诛尽杀绝,便是驸马也被三般朝典短刀自刎了,公主也将裙带缢死了,还有甚么种在那里?(程婴云)那前项的事,老宰辅都已知道,不必说了。

近日公主囚禁府中,生下一子,唤做孤儿。

这不是赵家是那家的种?但恐屠岸贾得知,又要杀坏,若杀了这一个小的,可不将赵家真绝了种也!(正末云)如今这孤儿却在那里?不知可有人救的出来么?(程婴云)老宰辅既有这点见怜之意,在下敢不实说。

公主临亡时,将这孤儿交付与了程婴,着好生照觑他,待到成人长大,与父母报仇雪恨。

我程婴抱的这孤儿出门,被韩厥将军要拿的去报与屠岸贾。

是程婴数说了一场,那韩厥将军放我出了府门,自刎而亡。

如今将的这孤儿无处掩藏,我特来投奔老宰辅。

我想宰辅与赵盾元是一殿之臣,必然交厚,怎生可怜见救这个孤儿咱!(正末云)那孤儿今在何处?(程婴云)现在芭棚下哩!(正末云)休惊吓着孤儿,你快抱的来。

(程婴做取箱开看科,云)谢天地,小舍人还睡着哩。

(正末接科)(唱)。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元代戏曲剧本《赵氏孤儿大报仇》中的一幕。在剧本中,程婴向老宰辅讲述孤儿的情况,而正末则接回孤儿,意味着孤儿得救的故事即将开始。以下是详细解析: 首句“你道是古来多被奸臣弄,便是圣世何尝没四凶”是对社会现象的揭示,表达了对奸臣的痛恨和对公正社会的渴望。 接下来的句子“谁似这万人恨千人赚一人重”是对赵家无辜被杀的悲惨命运的感叹,也表达了对不公不义的愤慨。 程婴说出赵家满门良贱三百余口,诛尽杀绝,甚至连驸马和公主也自杀身亡,只有孤儿幸存。这一段描述了赵家的悲惨遭遇,令人痛心。 程婴向老宰辅表达了对赵家的同情和对孤儿的关心,同时也暗示了老宰辅与赵盾的交情,希望老宰辅能救孤儿。 最后,当正末接过孤儿时,唱出了歌曲,预示着孤儿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描述赵家的悲惨遭遇和对不公不义的愤慨,表达了对正义和公正的渴望,同时也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