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九二

作者:王梵志   朝代:

恶事惣须弃,(「弃」,伯三六五六、伯四○九四卷作「去」。

)善事莫相违。

知意求妙法,必得见如来。

(按以上为原卷王梵志诗第一卷。

)。

这首诗是王梵志的一首诗,是一首关于道德和行为的教诲诗。它主要阐述了两个重要的道德原则:弃恶扬善。 首先,诗中提到的“恶事惣须弃”意味着任何不良的行为或恶行都应该被抛弃。这个表达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道德败坏和邪恶行为的谴责。这也与佛教中倡导的弃恶扬善的教义相一致,强调要远离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避免造成恶果。 其次,“善事莫相违”表达的是我们应该推崇善良的行为,并尽我们所能去支持它们。这里,诗人鼓励人们去做善事,去帮助他人,去尊重和爱护他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最后,“知意求妙法,必得见如来”是诗中的核心思想,表达了对于智慧和道德的理解和追求。这里的“妙法”可能指的是一种深奥的、有智慧的教导或方法,而“见如来”则是指通过追求道德和智慧,最终达到与佛陀一样的境界。因此,这首诗是在强调只有通过理解和追求道德和智慧,才能达到真正的精神提升和心灵的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关于弃恶扬善、追求道德和智慧的教诲,旨在引导人们过上一种善良、有道德的生活。

伯四 九四 四卷 卷作 善事 意求 必得 得见 见如 如来 为原 原卷 梵志 志诗 诗第 一卷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