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先秦孔子《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求仁得仁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如愿以偿。
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如愿以偿
求用作人名意指有追求、有理想、坚持不懈之义;
仁用作人名意指仁爱、热心、温文尔雅之义;
得用作人名意指独立、目标明确、聪明、出类拔萃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