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读书种子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读书人。
城下之日,彼 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明史方孝孺传》)
读用作人名意指上进、努力、好学、聪明之义;
书用作人名意指知识丰富、学识文博、素养高;
种用作人名意指有胆量、有骨气、霸气之义;
子用作人名意指人中龙凤、才华、品质高尚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