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重孝。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3回:“到三日,和尚打起磬子,道场诵经,挑出纸钱去。合家大小都披麻带孝。”
披麻带孝作谓语、状语;指哀悼。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6回:“后来旁人定了个调停之法,要他披麻带孝,扮了孝子去送殡。”
披麻带索、披麻戴孝、张灯结彩、拖麻拽布
带用作人名意指有本领、领导、榜样之义;
孝用作人名意指重情义、孝顺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