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上小楼

"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可早莺莺跟前,"姐姐"呼之,喏喏连声。

秀才每闻道"请",恰便是听将军严令,利他那五脏神愿随鞭镫。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幺篇

第一来为压惊,第二来因谢承。

不请街坊,不会亲邻,不受人情。

避众僧,请老兄,和莺莺匹聘。

(末云)如此小生欢喜。

(红唱)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快活三

咱人一事精,百事精;一无成,百无成。

世间草木本无情,自古云:"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

"他犹有相兼并。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朝天子

休道这生,年纪儿后生,恰学害相思病。

天生聪俊,打扮素净,奈夜夜成孤另。

才子多情,佳人薄幸,兀的不担阁了人性命。

(末云)你姐姐果有信行?(红唱)谁无一个信行,谁无一个志诚,你两个今夜亲折证。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四边静

今宵欢庆,软弱莺莺,可曾惯经。

你索款款轻轻,灯下交鸳颈。

端详可憎,好煞也无干净!。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耍孩儿

俺那里落红满地胭脂冷,休辜负了良辰美景。

夫人遣妾莫消停,请先生勿得推称。

俺那水谁备着鸳鸯夜月销金帐,孔雀春风软玉屏。

乐奏合欢令,有风箫象板,锦瑟鸾笙。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三煞

凭着你灭寇功,举将能,两般儿功效如红定。

为甚俺莺娘心下十分顺,都则为君瑞胸中百万兵。

越显得文风盛,受用是珠围翠绕,结果了黄卷青灯。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二煞

夫人只一家,老兄无伴等,为嫌繁冗寻幽静。

(末云)别有甚客人?(红唱)单请你个有恩有义闲中客,且回避了无是无非窗下僧。

夫人的命,道是下莫教推托,和贱妾即便随行。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收尾

先生休作谦,夫人专意等。

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休使得梅香再来请。

(下)。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双调/五供养

若不是张解元识人多,别一个怎退干戈。

排着酒果,列着笙歌。

篆烟微,花香细,散满东风帘幕。

救了咱全家祸。

殷勤呵正礼,钦敬呵当合。

国学取名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王实甫(wángshífǔ)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诗人简介

本  名:王实甫
别  称:王德信
字  号:实甫
所处时代:元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大都(今北京市)
出生时间:1260年
去世时间:1336年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