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十四章明三空无性

作者:傅翕   朝代:

君不见诸佛圣人心无碍,为通道化说三无。

虽说三无实无说,心为万境所由居。

正使颠倒造五逆,随情所作併归如。

抱檏澄神念无念,亦不分别灭无余。

所以安心不择处,了知真俗体非殊。

息虑心空不舍事,名理言行不相扶。

不依六尘心摇动,真如无作顺空虚。

无去无来常不住,心神竭尽亦非无。

不坏于身随一相,不断贪淫而不居。

若谓无差还自缚,言其体异转伤躯。

犹如梦幻无真实,本来非有若为除。

行路难,路难顿尔难料理。

凡夫妄见有差殊,真实凝心无彼此。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种超越世俗观念,通达真理的境界。它以佛家思想为背景,阐述了诸佛圣人心无碍、心为万境所由居、安心不择处等理念。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君不见诸佛圣人心无碍,为通道化说三无。”这两句诗是说,所有的佛陀圣人,他们的心没有阻碍,能够通达真理,并用这种方式来教导“三无”(即空、无相、无愿)。 “虽说三无实无说,心为万境所由居。”这里再次强调了佛陀所说的“三无”实际上是无的,因为万物的本质就是空。心是万物的根源,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正使颠倒造五逆,随情所作併归如。”即使人们颠倒妄想,造作五逆(最严重的罪行)的行为,这些妄想和行为最终也会回归到本质的空性。 “抱檏澄神念无念,亦不分别灭无余。”保持内心的平静,让精神集中于无念的状态,既不分别也不分别灭。 “所以安心不择处,了知真俗体非殊。”不要选择特定的地方来安心,要明白真俗的本质并非不同。 “息虑心空不舍事,名理言行不相扶。”停止忧虑和思考,让心空灵但不脱离现实,名理和言行并不相互支持。 “不依六尘心摇动,真如无作顺空虚。”不要依赖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来摇动心神,让真如自然而然地顺从空虚。 “无去无来常不住,心神竭尽亦非无。”心神不去任何地方,也无处不在,即使心神消耗殆尽也不是没有。 “不坏于身随一相,不断贪淫而不居。”身体并不妨碍保持一种形象,不断追求快乐但不执着于它。 “若谓无差还自缚,言其体异转伤躯。”如果认为没有差别就会束缚自己,那么谈论不同的本体只会伤害身体。 “犹如梦幻无真实,本来非有若为除。”就像梦幻一样没有真实存在,原本就不存在的东西应该如何去除呢?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观念,通达真理的境界。它鼓励人们摆脱对物质的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通过理解和接受空性原理,人们可以摆脱痛苦和烦恼,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为通 通道 无实 实无 为万 万境 境所 所由 由居 所作 归如 澄神 神念 念无 无念 无余 所以 以安 择处 体非 名理 理言 言行 相扶 摇动 真如 如无 无作 作顺 顺空 空虚 无来 来常 尽亦 亦非 非无 于身 身随 一相 还自 言其 其体 体异 异转 如梦 梦幻 幻无 无真 真实 来非 若为 行路 路难 路难 难顿 顿尔 尔难 真实

随情 澄神 神念 安心 心神 言其 如梦 梦幻 凝心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