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十九

作者:延寿   朝代:

三度曾经游此地,从缘权顺世间情。

登山虽有谢安志,遁迹惭无慧远名。

翠迭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径竹新成。

莫言去住关怀抱,云本无心水自清。

(见忏庵居士《高僧山居诗》,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綫装铅印本。

)(〖1〗张靖龙云:永明即延寿。

清释际祥《净慈寺志》〖《武林掌故丛编》第十三集〗卷十九附着述目中有「《永明寿禅师山居诗》,吴越僧延寿撰」等语。

卷十八明人李日华山居诗序中记载了永明山居诗的刻本来源,序后附录佛国山人黄树谷《集山居诗绝句》十首。

旁小字注曰:「集永明寿禅师诗句。

」其词句与忏庵居士本全部相同。

集句诗后附载和诗诸公云,高峰妙法嗣布衲雍公,尝居南屏,赓和《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楚石梵琦有《和永明山居诗》,梅雪有《和永明山居诗》。

古春云:「永明寿禅师有诗六十九首,庆寿独庵从和之。

」按元代天目山大觉正等寺布衲祖雍的和作,今存其一,见《西天目祖山志》卷五,步延寿山居诗其二韵。

又忏庵居士《高僧山居诗续编》载元代天台高僧无见先覩《和永明禅师〖山居诗〗韵》六十九首,步韵甚严。

从永明山居诗的内容来看,也属智觉延寿所作无疑。

详细考证参见拙作《延寿及其佚诗》,载《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按:日本《续藏经》本宋释文冲《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自行录》末附延寿着作总目,有《山居诗》一卷,当即指以上所录诸诗。

此书所录延寿所作诗尚有《诗讚》一卷、《物外集》十卷五百首、《吴越唱和诗》一卷、《光明会瑞应诗》一卷、《供养石桥罗汉一十会祥瑞诗》一卷、《杂歌》一卷、《布金歌》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

)。

这首诗是描述一位高僧在山中的生活和情感。 首句“三度曾经游此地”,表达了这位高僧多次来到这个地方。 “从缘权顺世间情”,表示他根据缘分,顺应世间的情感,可能指他在山中的生活并未受到外界过多的关注或干涉,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登山虽有谢安志”,这里可能表达高僧虽然登上了山,但却没有谢安那种在朝堂上的志向,而是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遁迹惭无慧远名”,这里可能表达高僧虽然有遁迹山林的想法,但因为没有像慧远那样的名声,所以未能实现。 “翠迭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径竹新成”,描述山中树木和竹林的景色,展现出山中的静谧和美丽。 最后两句“莫言去住关怀抱,云本无心水自清”,表达了高僧对世间的情感和态度,他认为不必过分关注自己的去留,因为一切都是自然的,就像云和水一样,无心而清澈。 这首诗是一首禅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和高僧的情感,表达了禅的智慧和境界。

寿

度曾 曾经 经游 从缘 缘权 权顺 世间 登山 谢安 安志 无慧 慧远 远名 松未 未老 影深 深幽 幽径 关怀 居士 山居 居诗 海商 商务 务印 印书 民国 铅印 靖龙 龙云 延寿 际祥 武林 林掌 丛编 着述 述目 目中 明寿 师山 山居 居诗 吴越 延寿 华山 山居 居诗 诗序 序中 中记 记载 明山 山居 居诗 来源 国山 集山 山居 居诗 注曰 明寿 师诗 其词 居士 全部 部相 相同 载和 和诗 公云 法嗣 嗣布 雍公 赓和 明山 山居 居诗 九首 楚石 石梵 梵琦 明山 山居 居诗 明山 山居 居诗 明寿 九首 庆寿 从和 和之 代天 天目 目山 大觉 觉正 和作 今存 存其 西天 天目 山志 步延 延寿 寿山 山居 居诗 诗其 居士 山居 居诗 诗续 续编 代天 天台 无见 见先 山居 居诗 九首 明山 山居 居诗 内容 容来 智觉 觉延 延寿 寿所 所作 作无 考证 证参 参见 延寿 寿及 及其 其佚 佚诗 温州 州师 师专 专学 学报 科学 一九 年第 续藏 藏经 文冲 智觉 师自 自行 行录 延寿 寿着 着作 作总 总目 山居 居诗 一卷 指以 所录 书所 所录 录延 延寿 寿所 所作 作诗 诗尚 一卷 外集 百首 吴越 和诗 一卷 光明 瑞应 应诗 一卷 石桥 桥罗 罗汉 瑞诗 一卷 一卷 布金 一卷 定慧 慧相 一卷

从缘 慧远 枝松 影深 竹新 莫言 心水 靖龙 龙云 清释 净慈 华山 诗后 和诗 南屏 梵琦 梅雪 从和 和之 诗其 其佚 佚诗 释文 诗尚 和诗 资歌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