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相和歌辞 登高丘而望远

作者:李白   朝代: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臺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丘望远海的景象,以及关于古代帝王秦皇汉武的虚无之想。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哀叹和对未来的担忧。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登高丘而望远海”:描述了诗人登上高丘,望向远海,这是对开阔的视野和广袤的自然之美的赞美。 2. “六鳌骨已霜”:这里借用了一个神话故事,传说东海有六只鳌(神话中海里的神龟)支撑着天空,而现在六鳌的骨头已经因为霜冻而腐朽。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 3. “三山流安在”:三山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诗人询问它们现在何处流淌。这可能是对神仙传说中神秘世界的质疑。 4. “扶桑半摧折”:扶桑是神话中的树木,生长在日出之地,现在它已经半摧折,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威力。 5. “白日沈光彩”:白日指太阳,沈光彩即沉没了光彩,暗指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6. “银臺金阙如梦中”:银臺金阙是神仙居所的象征,现在它们对于诗人来说就像梦一样不可触及。 7. “秦皇汉武空相待”:诗人对秦始皇和汉武帝这样的古代帝王感到惋惜,他们曾追求长生不老、寻求神仙之道,但最终只是空等待。 8.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精卫和鼋鼍都是神话中的生物,精卫因填海而死,鼋鼍则是传说中的大龟,诗人用它们来比喻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神仙之道时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 9.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诗人以骊山和茂陵的废墟为例,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世的冷酷。曾经辉煌一时的帝王陵墓,现在牧羊之子可以随意攀登。 10.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最后两句揭示了现实世界的残酷,宝玉被盗贼劫走,曾经的精灵(指神仙)又能有什么能力来保护自己呢?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哀叹,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诗人通过描绘壮观的自然景色和神话传说,以及对古代帝王的虚无之想,传达了对时间和命运的无常的感慨。

丘而 而望 望远 远海 已霜 山流 流安 安在 沈光 光彩 如梦 梦中 秦皇 皇汉 汉武 武空 空相 相待 精卫 卫费 无所 所凭 茂陵 陵尽 牧羊 羊之 子来 来攀 攀登 宝玉 精灵 灵竟 竟何 何能

远海 光彩 如梦 梦中 骊山 羊之 宝玉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