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归隐(《永乐大典》题作《偶题》)

作者:陈抟   朝代: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大典》「富」作「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大典》「听」作「见」)笙歌聒醉人。

携取琴(《大典》「琴」作「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见北京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五○。

二寘)。

处士门。

《宋诗纪事》卷五收陈诗七首。

其《归隐》一首与《大典》同。

惟《大典》题作《偶题》。

其《辞上归进诗》,作于入宋之后,兹编不取。

余五首,一首复出。

故但录其四首。

(又按此诗亦见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十。

)(〖1〗邵伯温《易学辨惑》云:抟隐居华阴山,自晋以后,每闻一朝革命,颦蹙数日。

人有问者,瞪目不答。

一日,乘驴过华阴市,闻太祖登极,大笑。

问其故,曰:「天下自此定矣。

」遁迹之初,作此诗云云,岂浅丈夫哉。

〖见《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十引邵伯温《易学辨惑》。

此处录文有删节。

〗)。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陈抟的一首诗作,主要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的思考。 首先,诗的第一句“十年踪迹走红尘”,表达了诗人过去的十年中在尘世中漂泊不定,经历了许多事情。第二句“回首青山入梦频”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青山的向往。 接着,诗的第三、四句“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认为在繁华的道路上纵然荣华富贵,也不如安稳的睡眠和朴素的贫穷生活。 在接下来的两句“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中,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对那些剑戟相向、扶持危主的人的同情,同时也对笙歌鼎沸、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感到烦闷。 最后,诗的结尾“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尘世纷争,回到自然中去,与野花啼鸟共享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也反映了陈抟对于政治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自然的向往,都表现了一个有志之士的气节和品格。这首诗也表现了陈抟的遁世思想,他认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宁静。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