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作者:崔觐   朝代:

直望汉江三百里,一条如线下洋州。

(以上六题均见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八三《兴元府》)(〖1〗北宋文同《丹渊集》卷十五《崔觐诗》〖原注:大中时人〗:「崔觐者高士,梁州城固人。

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

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

一日召奴婢,尽以田宅均。

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

遂去隐南山,杂迹麋鹿羣。

约曰或过汝,所给为我陈。

有时携其妻,来至诸人门。

乃与具酒食,啸咏相欢欣。

山南郑余庆,辟之为参军。

见趣使就职,漫不知吏文。

已復许谢事,但谓长者云。

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

文宗时上书,召见蒙咨询。

荐觐有高行,用可追至淳。

诏授起居郎,裒斜走蒲轮。

辞疾不肯至,高风概秋旻。

我昨过其县,裴回想芳尘。

访问诸故老,寂无祠与坟。

斯人久不竞,薄夫何由敦?

此县汉唐时,诸公扬清芬。

刻诗子坚庙,来者期不泯。

」按:文同于北宋熙宁六年知汉中府,此诗为其时作。

诗中保存了一些崔觐事迹的传闻,故附存之。

)。

这首诗是北宋文同所作,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汉江边看到一条如线的江水流向远方,联想到汉江三百里的美景,同时也提到了崔觐的高尚品德和隐居生活。 首先,诗中提到了汉江三百里,形容江水如同一道直线,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流向和长度。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崔觐的隐居生活,他读书不求官,耕稼亲,与麋鹿为伍,不求名利,与世无争。这些描述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清高气节。 其次,诗中还提到了崔觐的一些事迹。崔觐是一位高士,梁州城固人,夫妇老而无子孙,于是将田宅均分给奴婢,让他们各自为业,自己则隐居南山。有时还会携妻来拜访友人,与友人共饮共乐。这些事迹反映了崔觐的为人和处世态度。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文同在汉中府任知府时的一些经历,其中包括与崔觐有关的传说。而当作者路过这个县时,希望能够找到崔觐的祠堂和坟墓,但却发现已经没有人纪念他了。因此作者感慨良多,认为薄夫难以理解崔觐的高尚品德,也希望后人能够铭记这些历史人物,不要让他们的事迹被遗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赞美高尚品德的诗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感慨。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