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司马错论伐蜀

作者:刘向   朝代: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週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羣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併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这是一段关于秦国与蜀国之间政治策略的辩论。辩论的双方是司马错和张仪,前者主张进攻蜀国,后者则主张进攻韩国。 首先,张仪提出了他的策略,他认为应该亲近魏国和楚国,从三川(古地名)开始,堵塞轘辕、缑氏等地的通道,控制屯留的道路。这样一来,魏国就会切断南阳的供应,楚国则会面临南郑的压力。秦国则可以攻击新城和宜阳,威胁两周(古地名),并惩罚周王室。同时,他建议秦国挟持天子,以他的名义号令天下,这样就可以得到天下的服从。他认为这个策略是建立王业的最佳方式。 接着,司马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张仪的策略有误。他引用了一些关于如何使国家富强和如何成为王者的理论。他认为,要使国家富强,需要扩大领土;要增强军事实力,需要使人民富裕;要成为王者,需要广施仁德。他认为如果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那么就可以成为王者。他进一步指出,蜀国虽然偏远且弱小,但却是戎狄的首领,如果秦国能够成功攻取蜀国,那么不仅可以得到领土和财富,而且还可以得到威慑和制止暴乱的名声。此外,秦国攻击蜀国并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对,因为蜀国并不是其他国家所希望的攻击对象。他认为这是一个名利双收、名实相符的策略。 最后,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最终发兵攻打蜀国。经过几个月的战斗,秦国成功地占领了蜀国,并且加强了自身实力和财富。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轻视其他国家的优势。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反映了在国家战略选择上的不同观点和策略,同时也揭示了权谋的重要性。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正确的策略和手段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和优势。

广

司马 与张 张仪 仪争 争论 论于 于秦 秦惠 司马 张仪 仪曰 亲魏 魏善 善楚 之口 屯留 留之 之道 楚临 新城 城宜 宜阳 以临 主之 楚魏 魏之 之地 宝器 器必 图籍 子以 业也 之国 国也 狄之 之长 长也 兵劳 劳众 足以 得其 其地 足以 以为 为利 争名 名者 者于 于朝 争利 利者 者于 于市 之市 市朝 朝也 顾争 争于 业远 司马 欲富 富国 国者 务广 广其 其地 欲强 强兵 兵者 务富 富其 其民 务博 博其 其德 者备 随之 之地 小民 臣愿 愿从 从事 事于 于易 之国 国也 狄之 之长 长也 以秦 羊也 取其 其地 地足 足以 以广 广国 国也 得其 其财 财足 足以 以富 富民 缮兵 已服 一国 而天 以为 利尽 尽西 西海 以为 一举 举而 而名 名实 实两 之名 名也 而未 未必 必利 利也 义之 之名 之所 之宗 宗室 室也 之与 与国 国也 韩自 则必 必将 力合 合谋 以因 因于 于齐 赵而 而求 求解 与楚 以地 地与 与魏 臣所 之完 完也 起兵 月取 取之 遂定 主更 更号 号为 为侯 陈庄 庄相 益强 强富

秦惠 氏之 新城 城宜 之长 富其 其民 随之 小民 之长 富民 之宗 蜀之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