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方山子传

作者:苏轼   朝代: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着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人物方山子的回忆和评价。方山子是一位曾经在光州、黄州一带隐居的人,他年轻时崇拜朱家、郭解那样的侠客,在乡里颇有名气。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折节读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当世有所作为,但最终未能如愿。后来他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他过着简朴的生活,吃素食,不与外界交往。他抛弃了车马、毁掉了冠服,徒步往来于山中,人们都不认识他。有人看到他戴的帽子形状特殊,猜测这是古时方山冠的遗象,因此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为被贬谪在黄州,经过岐亭时偶然遇见了方山子。我说:“啊!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啊。为什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来这里的原因。我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仰面而笑,邀请我住在他家。他家四周都是空荡荡的墙壁,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婢都显得很满足。我对此感到很惊讶。我独自思考,方山子年轻时酗酒、喜好佩剑,认为钱财如粪土。十九年前,我在岐山时,看见他带着两匹马,带着两支箭在山里游荡。有喜鹊从前面飞起,他让骑兵去追赶并射它,未能射中。他却骑着愤怒的马独自冲出,一箭便射中了它。于是我们就在马上谈论用兵之道和古今成败之事。他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然而现在不过几天的时间,他精悍的神色仍然显现在眉宇之间,这难道是在山中的人吗? 方山子本有功勋族望,应当得到官职,如果能在其中做事,现在已经声名显赫了。他的家园住宅壮丽就如同公侯的一样。他在河北有田地,每年可以收获千匹丝帛,这也足以使他富足快乐。但他都抛弃不要,独自来到穷困的山中。这难道没有特别的收获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之间有很多奇人异士,他们往往装疯卖傻、肮脏邋遢,很难见到。方山子或许能见到这样的人吧? 这首诗通过对方山子的回忆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方山子的赞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不满,以及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