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丰乐亭记

作者:欧阳修   朝代: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闢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时所作。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第一段:描述滁州的环境和欧阳修在滁州修建亭子的情况。滁州在五代时期是一个用武之地,但经过战争后,这里只剩下山清水秀。欧阳修在滁州修建了一个亭子,命名为“丰乐亭”,与滁州的人们在此游玩。 第二段:叙述滁州的历史和现状。滁州在唐朝后期政治败坏,天下分裂,豪杰并起争夺天下,但随着宋朝的兴起,天下统一。滁州不再被视为敌国,但这里的百姓生活仍然安闲自在。 第三段:欧阳修欣赏滁州的风景和百姓的快乐生活。他每天与滁州的人们在亭子里望山、听泉,享受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乐趣。他感谢百姓的丰收和快乐,并认为这是因为生于和平时代的缘故。 第四段:欧阳修认为宣扬皇帝的恩德和与民同乐是地方官员的责任。他以此为原则,将滁州的山川、风俗写成文章,以教育百姓知足常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欧阳修对滁州山水和百姓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治国理念:宣扬皇帝的恩德,与民同乐,知足常乐。此外,诗中也反映了滁州历史和现状的变迁。

治滁 滁之 之明 明年 而甘 得于 于州 百步 步之 之远 则丰 丰山 耸然 然而 而特 特立 则幽 然而 而深 深藏 清泉 然而 而仰 仰左 顾而 而乐 乐之 于是 地以 以为 而与 与滁 往游 游其 其间 滁于 之际 武之 之地 地也 皇帝 景兵 万于 清流 流山 其皇 皇甫 甫辉 于滁 滁东 门之 之外 遂以 以平 平滁 考其 其山 山川 其图 图记 以望 清流 流之 之关 欲求 求辉 之所 老皆 皆无 无在 在也 盖天 之平 自唐 海内 豪杰 杰并 并起 起而 而争 所在 在为 国者 何可 可胜 及宋 宋受 受天 天命 而四 四海 向之 之凭 百年 年之 之间 漠然 见山 欲问 问其 其事 老尽 今滁 滁介 介江 江淮 淮之 之间 车商 商贾 四方 方宾 宾客 客之 之所 民生 见外 外事 而安 安于 以乐 乐生 生送 之功 功德 生息 涵煦 煦于 于百 百年 年之 之深 深也 修之 之来 乐其 其地 而事 事简 爱其 之安 得斯 斯泉 泉于 于山 之间 与滁 仰而 而望 望山 而听 听泉 而荫 荫乔 风霜 清秀 四时 时之 之景 可爱 其民 民乐 乐其 之丰 而喜 喜与 与予 予游 游也 因为 其山 山川 道其 其风 之美 所以 以安 丰年 年之 之乐 乐者 生无 无事 事之 之时 时也 恩德 以与 与民 民共 共乐 史之 之事 事也 遂书 书以 以名 名其

南百 之远 窈然 清泉 乐之 戈之 昔太 景兵 姚凤 其山 山川 之平 可胜 江淮 淮之 民生 乐生 养生 涵煦 之深 修之 乐其 爱其 之安 斯泉 风霜 霜冰 冰雪 清秀 时之 之景 可爱 幸其 其民 民乐 乐其 其岁 其山 山川 其风 之美 之乐 幸生 之时 其亭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